为强化师德师风,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 “高研院”)党支部于2025年7月1日举办2025年导师培训会。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旨在强化全体教师育人使命与职责,为培育新时代医学人才凝聚共识。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副院长王青,高研院院长王存玉院士,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魏勋斌,副院长王韵出席本次活动。
魏勋斌在致辞中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举办此培训,不仅是对教育初心的重温与传承,更是高研院全体教师践行育人使命的庄严承诺。他讲解了中国特有教育家精神的六大内涵,号召老师们做知识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魏勋斌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高研院党支部将持续优化育人环境,支持教师提升育人能力,推动形成服务国家战略与个人发展相契合的育人格局。
王青解读了新颁布的《学位法》及相关文件,呼吁教师们以《学位法》为纲,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学术指导中坚守规范,在育人实践中彰显情怀,共同推动北大医学教育迈上新台阶。
王韵分享了个人职业发展与育人经验。她指出,教学育人过程中,“因材施教”与“教学相长”是关键,建议教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形成“全过程陪伴”模式,注重团队文化建设,营造良性竞争、互助成长的团队氛围。
高研院教学办公室吕含怡详细解读了《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条件》,明确了研究生导师遴选的科研项目、学术成果、育人经验等要求。
王存玉总结时指出,北大医学教师肩负着塑造未来医学领军者的重任,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严谨治学中传递医者仁心,在守正创新中培育时代新人。他强调,在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教师要有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既要培养能在国际舞台发声的科学家,更要培育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人民健康的医学栋梁。
此次培训是高研院党支部践行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的重要举措。培训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与制度规范,为教师提供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性的育人指南。与会教师表示,将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培养方案设计、学位论文指导、导学关系构建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研院党支部未来将持续探索党建与业务结合点,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助力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共同打造高水平、有情怀的教师队伍。
图/文:高研院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