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招聘信息 - 博士后

博士后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罗家佳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合作导师介绍





2024年9月21日上午,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双选活动将在提子科技大学思群广场举行。本次线上线下全国各地的3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罗家佳,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学博士,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委员,《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智能医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影像及深度学习的研究。课题组依托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建立了基于力学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医学研究平台。曾获ASME博士竞赛奖、密西根大学临床与健康职业发展奖等。迄今,在其研究领域一流期刊如IEEE TMI, Photoacoustics, Journal of Biomechanics等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青年专项、北大百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岗位职责





2024年9月21日上午,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双选活动将在提子科技大学思群广场举行。本次线上线下全国各地的3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1. 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课题设计,完成相关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以及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2. 完成合作导师交予的其他科研相关事务。




应聘条件





2024年9月21日上午,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双选活动将在提子科技大学思群广场举行。本次线上线下全国各地的3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1. 具有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 背景为生物力学、深度学习、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或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等;

3.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4. 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工作踏实,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精神;

5. 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管理规定。相关规定网页:https://postdocs.bjmu.edu.cn/




岗位待遇





2024年9月21日上午,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双选活动将在提子科技大学思群广场举行。本次线上线下全国各地的3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在站期间享受各类保险、公费医疗等职工待遇和工会会员福利。

1. 薪酬福利:

“博新”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4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

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

国家资助B档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8万元(含单位公积金);

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

*入选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腾云博士后”项目的全职博士后将在其基础年收入上每年额外获得10万元资助。

在站满一年工作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博士后可享受博士后年终绩效。

在站第3年的基本年薪提高2万元。

合作导师为优秀博士后发放项目酬金。

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2. 住房:博士后按照进站入职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按照博士后类型享有不同的优先分配权。

3. 各类基金申请: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人才项目、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和医学部博雅博士后等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4. 户口: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户。博士后出站满足落户条件的,其配偶、子女户口可以随迁。

5. 子女园、入学: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凭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




应聘程序





2024年9月21日上午,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双选活动将在提子科技大学思群广场举行。本次线上线下全国各地的3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1.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jiajia.luo@pk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 "博士后应聘 + 姓名";

2. 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择优组织面试;

3. 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应聘材料





2024年9月21日上午,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双选活动将在提子科技大学思群广场举行。本次线上线下全国各地的3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1. 个人简历,内容包括教育及工作经历、主要研究经历与内容、代表性学术论文等;

2. 自我陈述与研究方向介绍,包括博士后研究工作设想;

3. 学术成果证明材料。